元稹

元稹

唐代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人物生平

家族背景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元稹家族久居东都洛阳世代为官,五代祖元弘,官至隋北平太守,四代祖元义端,官至唐魏州刺史,曾祖元延景,为歧州参军,祖父元悱官至南顿县丞,父亲元宽任比部郎中、舒王府长史。

早年经历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二月,元稹出生于东都洛阳城南,八岁那年父亲元宽因病去世,出生书香门第的母亲郑氏,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元稹上学的担子。天资聪颖的元稹不负母亲厚望,15岁参加朝廷举办的“礼记、尚书”考试,实现两经擢第;23岁登吏部科,授校书郎;28岁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授左拾遗,职位为从8品。早年元稹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运动”,后人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初进宦海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十五岁的元稹以明两经擢第。唐代科举名目甚多,而报考最多的科目则为进士和明经两科。不过两科相比也有难易之分,进士科难,“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科“倍之,得第者使一二”,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而唐代文人也更为看重进士科。元稹为尽快摆脱贫困,获取功名,选择投考的为相对容易的明经科,一战告捷。及第之初的元稹却一直无官,闲居于京城。但他没有终止勤奋学习。家庭藏书给他提供了博览群书的条件,京城的文化环境和他的广泛兴趣,陶冶了他的文化修养。次年得陈子昂《感遇》诗及杜甫诗数百首悉心读之,始大量作诗。

  贞元十五年(799年),二十一岁的元稹寓居蒲州,初仕于河中府。此时,正当驻军骚乱,蒲州不宁。元稹借助友人之力保护处于危难之中的远亲。乱定,与其家少女相爱。不久,元稹牵于功名,西归京城应制科试。

选婚高门
  贞元十八年(802年)冬,元稹再次参加吏部试。次年春,中书判拔萃科第四等,授秘书省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年),二十四岁的元稹与大他八岁的白居易同登书判拔萃科,并入秘书省任校书郎,从此二人成为生死不渝的好友。元稹出身中小地主,门第不高,只有入仕以后,才有结婚高门的资本,如今作了校书郎,这时,元稹正值风华正茂,才华横溢,自然就把终身大事提上了日程。据韩愈《监察御史元君妻京兆韦氏墓志铭》云:“选婿得今御史河南元稹。祺时始以选校书秘书省中”,元稹授校书郎后不久便娶韦夏卿之女韦丛为妻。十月,岳父韦夏卿授东都洛阳留守,赴东都洛阳上任,由于韦丛是”谢公最小偏怜女”,割舍不下,于是元稹、韦丛夫妇一同侍从韦夏卿赴洛阳,元稹夫妇就住在东都洛阳履信坊韦宅。元稹次年初才返回京城,而依据元稹诗文韦从则久居洛阳,这一阶段元稹因家事多次往返于京城与洛阳。

一贬江陵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四月,元稹和白居易同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元白同及第,登第者十八人,元稹为第一名,授左拾遗。元稹一到职立刻接二连三地上疏献表,先论“教本”(重视给皇子选择保傅),再论“谏职”、“迁庙”,一直论到西北边事这样的大政,同时旗帜鲜明地支持裴度(时任监察御史)对朝中权幸的抨击,从而引起了宪宗的注意,很快受到召见。元稹奉职勤恳,本应受到鼓励,可是因为锋芒太露,触犯权贵,反而引起了宰臣的不满,九月贬为河南县尉。白居易罢校书郎,亦出为县尉。此时,母亲去世,元稹悲痛不已,在家守孝三年。此后,三十一岁的元稹被提拔为监察御史。

  元和四年春(809年),奉命出使剑南东川。初登官场,意气风发,一心为民,报效国家,遂大胆劾奏不法官吏,平反许多冤案,得到民众的广泛欢迎和崇高赞誉。白居易更是作诗赠他“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申”。这一举动触犯了朝中旧官僚阶层及藩镇集团的利益,很快他们就找了机会将元稹外遣——分务东台。东台就是东都洛阳的御史台,用意在于将他排挤闲置。即便遭受到这样的打压,元稹仍然坚持为官之初的原则,秉公执法。同年,正值仕途受挫时,其娴熟聪慧的妻子韦丛盛年而逝,韦丛之死,对元稹打击很大,使他常常夜不能寐。由于难遣伤痛,元稹写下了有名的悼亡诗——《遣悲怀三首》。

  元和五年(810年),元稹因弹奏河南尹房式(开国重臣房玄龄之后)不法事,被召回罚俸。途经华州敷水驿便宿于驿馆上厅,恰逢宦官仇士良、刘士元等人在此,也要争住在上厅,元稹据理力争,却遭到仇士良的漫骂,刘士元更是上前用马鞭抽打元稹,打得他鲜血直流,最终被赶出了上厅。后来唐宪宗便以“元稹轻树威,失宪臣体”为由,贬元稹为江陵府士曹参军。从此开始了他困顿州郡十余年的贬谪生活。

二贬通州
  元稹因才华出众、性格豪爽不为朝廷所容,流放荆蛮近十年。随即白居易也贬为江州司马,元稹量移通州司马。虽然通州、江州天远地隔,可两人来往赠答,计所做诗,有自三十韵、五十韵直至百韵者。江南人士,驿舍道途讽诵,一直流传至宫中,里巷之人互相传诵,致使市上纸贵。由诗中可知其流离放逐之心境,无不凄惋。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三十七岁的元稹一度奉诏回朝,以为起用有望。途经蓝桥驿曾题诗留赠命运相似的友人刘禹锡、柳宗元。抵京后,与白居易诗酒唱和,意气风发。元稹收集诗友作品,拟编为《元白还往诗集》,但书稿未成,却突然与刘禹锡、柳宗元一同被放逐远州。元和十年(815年)三月,元稹“一身骑马向通州”,出任通州司马。流落“哭鸟昼飞人少见,怅魂夜啸虎行多”(《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的通州,他“垂死老病”,患上疟疾,几乎死去。曾赴山南西道兴元府求医。潦倒困苦中,诗人只能以诗述怀,以友情相互慰藉。在通州完成了他最具影响力的乐府诗歌《连昌宫词》和与白居易酬唱之作180余首。

三贬同州
  随着平淮西后的大赦和元稹知己旧识崔群、李夷简、裴度相继为相,逐渐改变了他在政治上长期受压抑的处境。元稹于元和十三年(818年)已代理通州刺史,岁末,转虢州长史。元和十四年冬(819年),唐宪宗召元稹回京,授膳部员外郎。宰相令狐楚对其诗文深为赞赏,“以为今代之鲍、谢也”。

  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及位后,因宰相段文昌之荐,元真授祠部郎中、知制诰。唐穆宗为太子时已喜爱元稹诗歌,此时特别器重于他,经常召见,语及兵赋及西北边事,令其筹画。数月后,被擢为中书舍人,翰林承旨学士,与已在翰林院的李德裕、李绅俱以学识才艺闻名,时称“三俊”(《旧唐书·李绅传》)。在迅速升迁的同时,元稹陷入了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漩涡,与李宗闵的积怨爆发,埋下党争的种子。不久,由于误会等原因,裴度弹劾元稹结交魏宏简,元稹被罢承旨学士,官工部侍郎。次年春,元稹、裴度先后为相。在唐王朝与地方军阀的斗争中,元稹积极平息骚乱,拟用反间计平叛。可觊觎宰相之位的李逢吉与宦官勾结,派人阴谋诬告元稹谋刺裴度,后虽查清真相,但元、裴被同时罢相。元稹出为同州刺史。

  长庆三年(823年),他被调任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唐敬宗宝力元年(825年),元稹命所属七州筑陂塘,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在浙东的六年,元稹颇有政绩,深得百姓拥戴。

四贬武昌
  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九月,元稹入朝为尚书左丞。身居要职,有了兴利除弊的条件,他又恢复了为谏官时之锐气,决心整顿政府官员,肃清吏治,将郎官中颇遭公众舆论指责的七人贬谪出京。然而因元稹素无操行,人心不服。时值宰相王播突然去世,李宗闵正再度当权,元稹又受到排挤。大和四年(830年)正月,元稹被迫出为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御史大夫、武昌军节度使。大和五年(831年)七月二十二日暴病,一日后便在镇署去世,时年五十三,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白居易为其撰写了墓志。

元稹的诗文

  • 阶蓂附瑶砌,丛兰偶芳藿。高位良有依,幽姿亦相托。

    鲍叔知我贫,烹葵不为薄。半面契始终,千金比然诺。

    人生系时命,安得无苦乐。但感游子颜,又值馀英落。

    苍苍秦树云,去去缑山鹤。日暮分手归,杨花满城郭。

  • 山中思归乐,尽作思归鸣。尔是此山鸟,安得失乡名。

    应缘此山路,自古离人征。阴愁感和气,俾尔从此生。

    我虽失乡去,我无失乡情。惨舒在方寸,宠辱将何惊。

    浮生居大块,寻丈可寄形。身安即形乐,岂独乐咸京。

    命者道之本,死者天之平。安问远与近,何言殇与彭。

    君看赵工部,八十支体轻。交州二十载,一到长安城。

    长安不须臾,复作交州行。交州又累岁,移镇广与荆。

    归朝新天子,济济为上卿。肌肤无瘴色,饮食康且宁。

    长安一昼夜,死者如陨星。丧车四门出,何关炎瘴萦。

    况我三十二,百年未半程。江陵道涂近,楚俗云水清。

    遐想玉泉寺,久闻岘山亭。此去尽绵历,岂无心赏并。

    红餐日充腹,碧涧朝析酲。开门待宾客,寄书安弟兄。

    闲穷四声韵,闷阅九部经。身外皆委顺,眼前随所营。

    此意久已定,谁能求苟荣。所以官甚小,不畏权势倾。

    倾心岂不易,巧诈神之刑。万物有本性,况复人性灵。

    金埋无土色,玉坠无瓦声。剑折有寸利,镜破有片明。

    我可俘为囚,我可刃为兵。我心终不死,金石贯以诚。

    此诚患不至,诚至道亦亨。微哉满山鸟,叫噪何足听。

  • 种花有颜色,异色即为妖。养鸟恶羽翮,剪翮不待高。

    非无剪伤者,物性难自逃。百足虽捷捷,商羊亦翘翘。

    伊余狷然质,谬入多士朝。任气有愎戆,容身寡朋曹。

    愚狂偶似直,静僻非敢骄。一为毫发忤,十载山川遥。

    烁铁不在火,割肌不在刀。险心露山岳,流语翻波涛。

    六尺安敢主,方寸由自调。神剑土不蚀,异布火不燋。

    虽无二物姿,庶欲效一毫。未能深蹙蹙,多谢相劳劳。

    去去我移马,迟迟君过桥。云势正横壑,江流初满槽。

    持此慰远道,此之为旧交。

  • 楚塞分形势,羊公压大邦。因依多士子,参画尽敦厖。

    岳璧闲相对,荀龙自有双。共将船载酒,同泛月临江。

    远树悬金镜,深潭倒玉幢。委波添净练,洞照灭凝釭.

    阗咽沙头市,玲珑竹岸窗。巴童唱巫峡,海客话神泷。

    已困连飞盏,犹催未倒缸。饮荒情烂熳,风棹乐峥摐。

    胜事他年忆,愁心此夜降。知君皆逸韵,须为应莛撞。

  • 始见梨花房,坐对梨花白。行看梨叶青,已复梨叶赤。

    严霜九月半,危蒂几时客。况有高高原,秋风四来迫。

    莫厌夏日长,莫愁冬日短。欲识短复长,君看寒又暖。

    城中百万家,冤哀杂丝管。草没奉诚园,轩车昔曾满。

    孤竹迸荒园,误与蓬麻列。久拥萧萧风,空长高高节。

    严霜荡群秽,蓬断麻亦折。独立转亭亭,心期凤凰别。

    艳艳翦红英,团团削翠茎。托根在褊浅,因依泥滓生。

    中有合欢蕊,池枯难遽呈。凉宵露华重,低徊当月明。

    晚荷犹展卷,早蝉遽萧嘹。露叶行已重,况乃江风摇。

    炎夏火再伏,清商暗回飙。寄言抱志士,日月东西跳。

    买马买锯牙,买犊买破车。养禽当养鹘,种树先种花。

    人生负俊健,天意与光华。莫学蚯蚓辈,食泥近土涯。

    爱直莫爱夸,爱疾莫爱斜。爱谟莫爱诈,爱施莫爱奢。

    择才不求备,任物不过涯。用人如用己,理国如理家。

    z8々刀刃光,弯弯弓面张。入水斩犀兕,上山椎虎狼。

    里中无老少,唤作癫儿郎。一日风云会,横行归故乡。

    团团规内星,未必明如月。托迹近北辰,周天无沦没。

    老人在南极,地远光不发。见则寿圣明,愿照高高阙。

    河清谅嘉瑞,吾帝真圣人。时哉不我梦,此时为废民。

    光阴本跳踯,功业劳苦辛。一到江陵郡,三年成去尘。

  • 蟆子微於蚋,朝繁夜则无。毫端生羽翼,针喙噆肌肤。

    暗毒应难免,羸形日渐枯。将身远相就,不敢恨非辜。

    晦景权藏毒,明时敢噬人。不劳生诟怒,只足助酸辛。

    隼眦看无物,蛇躯庇有鳞。天方刍狗我,甘与尔相亲。

    有口深堪异,趋时讵可量。谁令通鼻息,何故辨馨香。

    沉水来沧海,崇兰泛露光。那能枉焚爇,尔众我微茫。

  • 神鞭鞭宇宙,玉鞭鞭骐骥。紧綛野节鞭,本用鞭赑屃。

    使君鞭甚长,使君马亦利。司马并马行,司马马憔悴。

    短鞭不可施,疾步无由致。使君驻马言,愿以长鞭遗。

    此遗不寻常,此鞭不容易。金坚无缴绕,玉滑无尘腻。

    青蛇坼生石,不刺山阿地。乌龟旋眼斑,不染江头泪。

    长看雷雨痕,未忍驽骀试。持用换所持,无令等闲弃。

    答云君何奇,赠我君所贵。我用亦不凡,终身保明义。

    誓以鞭奸顽,不以鞭蹇踬。指撝狡兔踪,决挞怪龙睡。

    惜令寸寸折,节节不虚坠。因作换鞭诗,诗成谓同志。

    而我得闻之,笑君年少意。安用换长鞭,鞭长亦奚为。

    我有鞭尺馀,泥抛风雨渍。不拟闲赠行,唯将烂夸醉。

    春来信马头,款缓花前辔。愿我迟似挛,饶君疾如翅。

  • 晻澹洲烟白,篱筛日脚红。江喧过云雨,船泊打头风。

    艇子收鱼市,鸦儿噪荻丛。不堪堤上立,满眼是蚊虫。

    青衫经夏黕,白发望乡稠。雨冷新秋簟,星稀欲曙楼。

    连鸿尽南去,双鲤本东流。北信无人寄,蝉声满树头。

  • 梁王开佛庙,云构岁时遥。珠缀飞闲鸽,红泥落碎椒。

    灯笼青焰短,香印白灰销。古匣收遗施,行廊画本朝。

    藏经沾雨烂,魔女捧花娇。亚树牵藤阁,横查压石桥。

    竹荒新笋细,池浅小鱼跳。匠正琉璃瓦,僧锄芍药苗。

    旋蒸茶嫩叶,偏把柳长条。便欲忘归路,方知隐易招。

  • 夏水漾天末,晚旸依岸村。风调乌尾劲,眷恋馀芳尊。

    解袂方瞬息,征帆已翩翻。江豚涌高浪,枫树摇去魂。

    远戍宗侣泊,暮烟洲渚昏。离心讵几许,骤若移寒温。

    此别信非久,胡为坐忧烦。我留石难转,君泛云无根。

    万里湖南月,三声山上猿。从兹耿幽梦,夜夜湘与沅。

热门诗人

纳兰性德 郑燮 白朴 马致远 王安石 黄庭坚 苏轼 杨万里 刘克庄 陆游 欧阳修 朱熹 陈著 辛弃疾 张孝祥 秦观 吴潜 刘辰翁 范仲淹 晏殊 吴文英 晏几道 朱敦儒 柳永 周邦彦 程垓 贺铸 李清照 周敦颐 文天祥 岳飞 李煜 陆龟蒙 韦应物 李商隐 元稹 刘禹锡 齐己 李白 白居易 杜甫 张籍 姚合 许浑 杜牧 皎然 刘长卿 贯休 贾岛 温庭筠 孟郊 王维 韩愈 王建 钱起 岑参 罗隐 郑谷 杜荀鹤 方干 孟浩然 戴叔伦 权德舆 韩偓 皮日休 张祜 韦庄 皇甫冉 张乔 张说 吴融 卢纶 李峤 王昌龄 顾况 宋之问 高适 司空图 李端 赵嘏 柳宗元 张九龄 李贺 韩翃 马戴 王勃 贺知章 郦道元 陶渊明 屈原 左丘明 司马迁 曹操 曹植 诸葛亮 卓文君

诗词类型

抒情 写景 写人 山水 咏物 婉约 春天 送别 秋天 离别 爱情 思乡 爱国 怀古 哲理 节日 友情 边塞 闺怨 战争 梅花 豪放 田园 月亮 夏天 励志 冬天 重阳 悼亡 中秋 七夕 荷花 元宵节 寒食节 地名 清明节 春节 菊花 端午节 黄河 惜时 读书 儿童 民谣 忧民 长江 母亲 老师 写风 写山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3 城市造句词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29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合作/投诉联系QQ:1553292129